MEBO治疗新生儿烫伤

2013年-03月-13日 来源:美宝国际集团

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科   赵法军   沙艳东

【摘要】目的  湿润烧伤膏(MEBO)是目前治疗各种类型烧伤创面的主要治疗药物,但用其治疗新生儿烫伤创面的论文并不甚多,本文旨在总结MEBO治疗新生儿烫伤创面的临床疗效。方法  自2005年至2010年,我院采用MEBO治疗新生儿烫伤11例,将患儿安放在暖箱内,各种不同深度的创面均接受MEBO纱布半暴露,或湿润暴露疗法治疗;半暴露疗法初始每6小时更换药纱一次,湿润暴露疗法每4小时换药一次,而后据情可延长换药间隔时间;同时接受抗感染、抗休克、加强母乳喂养等措施治疗。结果  浅Ⅱ度创面8天~10天愈合,深Ⅱ度创面治疗3周均能愈合,浅Ⅲ度创面愈合时间最长为25天,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全身或局部严重感染、高热、营养不良等病症,随访3个月~6个月,未见显性瘢痕增生。结论  湿润烧伤膏治疗新生儿烫伤临床疗效显著,宜在保温箱内接受治疗。
【关键词】湿润烧伤膏;保温箱;新生儿烫伤;治疗
新生儿烧烫伤临床较为少见,由于其生理特性与大龄儿童有所不同,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殊性对疗效的影响。近几年来,我院收治了11例患儿,烫伤创面为浅Ⅱ-浅Ⅲ度,均采用MEBO治疗,获得痊愈。报告如下:
1.资料与方法
1.1.临床资料
       自2005年至2010年,我院采用MEBO治疗新生儿烫伤11例,男婴5例,女婴6例。患病天数:出生后5天~27天;入院时间:5例在伤后2h,6例为伤后2 h~5 h。烫伤面积为3% TBSA~30% TBSA,创面深度为浅Ⅱ度、深Ⅱ度、及浅Ⅲ度。致伤原因:6例为热沙土烫伤,5例为热液烫伤(3例因洗澡烫伤,2例因溅出热水烫伤)。致伤部位:热沙土烫伤患儿共6例,受伤部位为躯干、臀部及双下肢;热液烫伤共5例,受伤部位为颈、躯干及四肢。
1.2.治疗方法
1.2.1.全身治疗  立即开通静脉通道,予以液体复苏治疗,静脉滴入青霉素预防感染。休克期过后做创面细菌培养+药敏试验,据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,选用敏感抗菌药物。将患儿置于暖箱内,持续保温。轻中度烫伤病儿坚持母乳喂养,重度烫伤病儿伤后6小时可进食母乳。
1.2.2.创面处理  1:1000新洁尔灭液消毒患处,躯干、四肢外涂MEBO,涂药厚度1 mm~2 mm,单层纱布贴附于创面,半暴露治疗,每间隔6 h更换MEBO药纱一次。休克期过后若创面渗出减少,间隔8小时更换药纱一次。面、颈部取湿润暴露疗法。实施湿润暴露疗法创面,每4小时涂药一次,药膏厚度1 mm,休克期过后改为每6 h涂药1次。
2.治疗结果
       11例患儿经静脉补液,静滴抗菌药物抗感染,清创外涂MEBO治疗,所有病例创面均自行愈合。烫伤早期,Ⅱ度创面渗出明显,休克期过后渗液逐渐减少。浅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为8 d~10 d,深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为15 d~21 d,浅Ⅲ度创面最长愈合时间25 d。所有创面愈后随访观察3个月~6个月,未见显性瘢痕。
典型病例1:
       患婴,女,出生后7d,穿沙土裤被热沙土烫伤双臀、双下肢,伤后4小时入院。查体:精神萎靡,不哭闹,口唇紫绀,四肢末梢血液循环差,手脚发凉,体温36.0℃,脉搏200次/分,呼次52次/分。大部分创面呈现红白相间状,局部弹性下降;片状红润区域,弹性尚好,少许创面基底苍白,触及反应不明显。入院诊断:1.双臀、双下肢Ⅱ-浅Ⅲ度热沙土烫伤(10%TBSA,深Ⅱ度8%TBSA,浅Ⅲ度2%TBSA);2.烫伤休克。入院后立即补充水与电解质、血浆及葡萄糖液,上述液体交替静滴。将患儿置于暖箱内,箱内温度保持在32.0℃±1.0℃。间断吸氧(0.5~1升/分),24h平均尿量保持在0.75 ml~1.0ml/h•kg。母乳喂养。创面外用MEBO,双臀、双下肢涂药厚度1 mm~2mm,其余创面用单层纱布覆盖,取半暴露治疗,每间隔6h更换MEBO纱布1次。休克期过后,创面渗出减少,改为每间隔8小时更换MEBO纱布1次。会阴区每日用1:1000新洁尔灭液清创消毒,大小便污染创面随时清创换药。烫伤早期,为便于临床护理,留置尿管一周,保持会阴部位清洁。综合治疗25d,痊愈。愈后随访3个月,未见瘢痕增生,创面皮肤柔软,弹性好。
典型病例2:
       男婴,出生后27d,全身多处因洗澡时被热水烫伤,伤后6h入院。查体:患儿哭声微弱,末梢皮肤凉,口唇紫绀。体温36.0℃,脉搏186次/min,呼次46次/分,心音低钝,双肺呼吸音粗糙,未闻及干湿性罗音。入院诊断:1.全身多处(浅Ⅱ~深Ⅱ度)热水烫伤,总面积30% TBSA;2.烫伤休克。入院后立即给予静脉补液抗休克,静滴青霉素40万单位,防治感染,每日3次,持续吸氧(0.5L/min)。暖箱保温温度32.0℃±1.0℃。留置尿管,持续导尿,连续心电监护。创面用1:1000新洁尔灭清创消毒后,外涂MEBO治疗。
伤后8h,患儿出现躁动,呼吸急促、浅快,口唇紫绀加重,呼吸60次/min,心率210次/min,听诊双肺满布湿性罗音。立即予以脱水、利尿治疗,静滴输入人血白蛋白,调整氧流量为1L/min,减慢输液速度,控制滴速在10滴/min左右。静推西地兰0.05 mg控制心率,经抢救2h,患儿心率降至140次/min,呼吸26次/min,双肺湿性罗音减少,紫绀消失,四肢末梢循环改善。治疗18 d,创面痊愈出院,随访3个月,未见瘢痕形成。
3.讨论
       新生儿是胎儿的继续,其生理特点与大龄儿童有明显不同,前者因烫伤所造成的病理改变较严重,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较多,且来势迅速而凶猛。新生儿烫伤早期极易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全身感染,烫伤早期积极抗休克和预防感染至关重要【1】。新生儿全身血容量约为300ml,代偿能力差,少量失液便可引起休克。但在液体复苏时应严格掌握输液速度,如果在单位时间内输液速度过快或补液过量,均可诱发肺水肿、脑水肿等。在各项生命体征较平稳的情况下,新生儿休克期的平均尿量应保持在0.75 ml~1.00ml/h•kg,这样既可保持有效循环血容量,又可预防肺水肿、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【2】。
新生儿休克期往往伴有缺氧症状和体征,最常见体征为口唇青紫,呼吸频率加速,烦躁不安等,需要及时吸氧治疗。据我们的体会,新生儿烧烫伤早期,吸氧速度宜控制在0.5 L~1.0L/min。有人认为,可实行间断吸氧,以吸氧半小时后停吸半小时为妥;或在血氧饱和度检测下决定是否吸氧以及吸氧持续时间【3】。作者认为,在注意血气指标变化的同时,更应注意临床观察,包括患儿是否安静,生命体征是否平稳,有无紫绀,四肢末梢循环状况,皮肤温暖与否,尿量是否符合治疗要求等,都是决定是否停止吸氧或改为间断吸氧的重要指征。
       新生儿烧烫伤早期,以母乳喂养较妥,因为早期(伤后6小时~8小时)尽快恢复肠道进食,有利于刺激胃肠激素(胃泌素、胃动素)的分泌,促进肠蠕动,有助消化。同时可维持胃肠粘膜组织结构与屏障功能,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。
       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,为患儿提供暖箱内适宜的温度环境,既利于维护全身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,又利于湿润烧伤膏局部疗效的发挥。暖箱温度维持在32.0℃±1.0℃为宜,在喂奶和换药时注意暴露在暖箱外的时间不可过长。
       新生儿皮肤非常娇嫩,理想的烧伤创面外用药应具备刺激性小,组织相容性好,无毒副作用,具有止痛和抗菌作用和加速上皮细胞组织再生修复的药理作用,同时具有应用方便,价格低廉等特点。创面外用MEBO的烧伤湿润疗法是一种让烧伤组织立体式在生理性湿润环境内,使其液化排除已坏死的皮肤组织。MEBO应用于创面后,油膏的低熔点性在皮肤温度的温化下渗入创面,与坏死组织发生水解、酶解、酸败皂化和酯化四大生化反应,反应所形成的液体因失去亲脂性而排至创面表面,固体的坏死组织由表入里的软化溶解,直至创面上与活组织相互接壤的坏死组织发生生物排斥反应,使坏死组织无损伤性液化排除。在反复换药所创造的生理湿润环境下,激活创面深层的潜能再生细胞,使其转化成具有分化为三个胚层功能的干细胞(角蛋白19型干细胞),最终增殖、分化为正常皮肤组织结构【4】。MEBO为中药制剂,有效成分中含有β-谷甾醇、黄芩甙等,具有抗炎作用;蜂蜡为MEBO剂型主要成分之一,其特殊的剂型框架为间距19微米的框格,限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。研究表明,MEBO含有的黄芪甙成分,具有解除微血管痉挛,改善微循环的作用,利于组织按正常状态修复,并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,减少瘢痕的形成【5】。因为新生儿是胎儿发育晚期的延续,胎儿皮肤在创伤愈合时,参与炎症反应的淋巴细胞少,炎症反应弱,释放细胞因子数量下降,胶原合成减少,最终使瘢痕形成轻微或无瘢痕形成【6】。本组11例患儿全程应用MEBO治疗,愈合创面无明显瘢痕形成,疗效满意。
       本组患儿中6例系热沙土烫伤。北方冬春季节天气寒冷,多年来,在广大农村已形成给幼儿穿热沙土裤的习俗,然而假如热沙土温度偏高或过高,易导致烫伤,其程度也偏重。发生热液烫伤者,多系疏忽大意,责任心不强所致。因此应加强科学宣教,讲究卫生,提高责任心,杜绝因上述因素所造成的该类烫伤的发生。
参考文献
[1]李艳青.新生儿重度烧伤的护理体会[J].护士进修杂志,2004, 19 (12): 1148~1149.
[2]聂学,王曌华,邢金霞,等. 治疗新生儿烫伤九例[J].中华烧伤杂志,2007,23(5):376.
[3]吴秀平.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护理[J]. 广东医学,2004,25(2):224.
[4]徐荣祥.烧伤治疗大全[M]. 第1版.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, 2008. 49~51.
[5]徐荣祥.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临床手册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03:18~41.
[6]任海涛,张恒术.胎儿皮肤免疫细胞 CD68、CD3的表达与无瘢痕愈合的关系[J].中华烧伤杂志,2005,21(5):358.